每一顆石頭都有自己的故事,上頭無論是刻痕或者是紋路,都代表著曾經。
而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就是為了見證自己的存在而設立的。
還沒走到博物館,我已經興奮地拍起照來,跟電視上看到的一模一樣耶。
連旁邊的樹木,都用相同造型的磚塊給給圈圍住。
一整排展覽資訊的旗子。在陰暗的天空下,看起來非常醒目。
在潮濕的地面上映出的旗子也有另一種美。
進入館內,右手邊就是購票處。全票NT100(人)。
這裡進去是兒童探索區,牆面也配合博物館的外皮設計成斜斜的樣子。
站在這個角度看過去,可以看到兩個斜邊向內聚攏,然後形成一個尖角,一邊使用全透明的玻璃,
將外頭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也帶進了自然的光。
上頭有個天橋,設置的是不透明的地板,醬也可以避免被看光光。
右手邊是樓梯,雖然只是一個不太大的博物館,但其實動線都弄得很好喔。
我的文章記錄就是當時走的動線。
布告欄,關於宜蘭的新聞,旁邊還有許多可以參考的摺頁。
這是蘭陽博物館的館徽,以噶瑪蘭族人傳統木刻人型圖騰來代表蘭陽博物館建立所想要傳達的意念:
「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及「人與歷史的聯想」。
開始了參觀的之旅,在二樓是「序展」-宜蘭的誕生(互動劇場),
要記得先抽號碼卷才知道我們是哪一場的,會依時間安排入場。
蘭陽平原圖片前的這個地方,是等待區。
拍的不怎麼漂亮的燈。
一直以為互動劇場是要問問題的,所以進去看之前還小小緊張了一下。哈哈。
每場都有解說人員,利用六台投影機還有與地面九十度角的拼接來進行投影。
首先是宜蘭從早到晚的景象。是快轉的,天從黑夜變成白天。
漂亮的水波紋,真的很像在海底喔。
地下這兩隻調皮的小螃蟹,只要你一靠近,牠們就會跑得遠遠的。
遍地的綠草,腳踩到哪兒,哪兒就開花。
從蘭陽平原的形成到變成現在的模樣,而最後以蘭陽博物館的成立來記錄自己的歷史,
跟著大家坐上手扶梯往上走,兩旁都是透明的玻璃。再經過空橋前往另一個地方。
人太矮的我,站在空橋上,只能拍到這樣的風景。哈哈。
進入山之層,主要是說明宜蘭的多雨和山勢形成了迷霧森林,裏頭有許多的動植物 。
地板採用透明的強化玻璃來顯現綠地。
山之層中的展覽,有許多動物、植物圖片,甚至利用真的植物來讓我們了解宜蘭物種的多樣性。
低海拔,中海拔中動植物種的不同。
左邊據說是蘭陽博物館裡頭最著名的乞丐,碗裡面還有錢喔,一年下來可賺了不少錢,
右手邊則是挑夫(苦力)。一整個栩栩如生。
直接把街景重現在我們的眼前, 有賣什細、粉圓的還有當紅頭師公的。
然後這一小格一小格裡頭則是宜蘭物產的縮小版。有森林、宜蘭農羊場等等。
接著,就要到下一個地方去看啦!
延伸閱讀:見證蘭陽的存在,蘭陽博物館(下)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館址: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
電話:03-977-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