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當紅蔥頭切好以後散發在空氣中的味道,就會讓人有種阿~要包粽子的那種感覺。
避免放久了不新鮮,這個晚上就起了油鍋,
慢慢地將紅蔥頭給炸好。要等到紅蔥頭都變成了褐色才行。
綁粽當天,其實也是隔天啦,一早就開始備料。
這次放那麼多的蒜頭,要作的是滷豬肉。
菜脯,先切碎了以後一樣要炒過。另一邊也同樣進行豆乾切丁、翻炒的工作。
豬肉先川燙好去血水,再通通倒進剛剛炒香蒜頭的鍋內。
陸續加入五香粉、胡椒粉、醬油、和米酒等等。
小咖啡在做什麼呢?每年都要來假這麼一次。指揮等等要綁粽子的場所,哈阿。
偷偷看阿嬤有沒有把粽葉洗乾淨。
兩大鍋炒鍋內的豬肉,混和到一個深鍋中,繼續滷到豬肉軟了、入味了為止。
繼續監督阿嬤有沒有把糯米洗乾淨,每年我們幾乎就是綁一斗糯米的份量,
大概有三個家庭可以一起享用,可以拜拜啦、也可以分送給朋友吃,都剛剛好。
這個滷肉真的太香了,平常的滷豬肉我還不愛,當包在粽子裡的,只要是瘦的,一定會吃!
撈一些滷過豬肉的滷汁拿來滷香菇,先炒乾後再放入滷汁收乾一下。
其實應該要放蝦米,但娘買到東ㄏㄟˊ,大小會差一點,但味道相近。
接著把紅蔥頭、豆干丁、小蝦子、菜脯通通或在一起翻炒到均勻,這個時候就要稍微調整味道了,
因為我們家的粽子就只包這些東西,所以鹹味的來源就是這粽料了。
經過三個人的試吃,我們都說好,才可以起鍋放涼等待綁粽!
糯米至少要浸泡一小時,因為後來我們有去買了二真(台語)的糯米,來不及浸泡,所以有點炒焦了。
糯米也用滷汁,一些些就好,為了上色,稍微翻炒到糯米變了顏色就可以了。
開始綁粽子啦,每次綁粽子都會用一個架子,
去年的被我弄壞了,今年重新買一個,反正可以當曬衣架。
我和娘各坐一邊,粽料放中間,然後大阿姨、地瓜同學進行把粽葉擦乾、篩選粽葉的工作。
小咖啡監督指揮綁粽工作(一樣要來假會一下)。
我綁的,一點點角落的糯米,依序放上粽料、豬肉,然後蓋上飯,
最後點綴香菇,這樣粽子一打開就看的到香菇了。
可以看出來因為每年只有練習一次,所以真的功夫不太好,
手小比較小顆,該出現的角也哩哩辣辣,
但至少要控制粽子在同一高度,比較好煮,粽繩要催緊,餡料才不會散掉。
晚上立馬開吃了阿,我們家都會把肥、瘦肉分開,每個人喜歡吃的不同。
整個粽子都變了顏色了,一打開都是粽子的香氣。右邊那個是香菇,中間的是粽料。
雖然包的簡單,但是真的好好吃!
吃了一個當然不夠,再開一個,粽料越嚼越香,滷肉也好棒,尤其是香菇,完全是神來一筆。
全部都好了,晾乾中。配上筍子湯真的是有夠讚的。
每一道程序大家都是兢兢業業的,不敢有什麼閃失,
因為只要一步錯,就有可能影響整堆肉棕的味道。
我們寧可動作慢,但越能出細活。
會這麼謹慎也是因為之前曾有過前一天就把粽葉洗好曬乾,想不到粽子才放第二天就生黏了,
我也就只吃那麼剛出水的那一次,真可惜了那些粽子。
因為是糯米的關係,大約可以放置兩天再拿到冷凍去冰,想吃的時候建議用電鍋熱一下,
會比用微波的好吃太多了喔。
延伸閱讀: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你們給的『讚』是我寫文最大的動力,謝謝啦~
直接點下方圖示,就可以連到粉絲專頁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