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三百年大家沒有一起出遊了吧,如此久違的,而且難得的連廣東的哥、上海的兩個弟弟都在,
我們浩浩蕩蕩的開了三台車出發,就來到台南走走了。
沒有事先作功課的結果,晚餐就選了大家都知道的度小月,感覺好觀光客風格喔,但也沒辦法,
說到度小月,大家就會想到蹲坐似的在圍繞在攤位旁邊吃著擔仔麵的感覺吧。
很高、看起來很有質感的招牌,也大器,儼然就是高級餐廳的感覺。
一入門,就是我們以往對杜小月的印象,木製的小攤子,上面還有一碗擔仔麵的圖片。
門口右側就是煮麵的地方,好有味道喔,不過這應該是仿古早味另外做的。
如果能坐在旁邊吃麵,應該就更像了吧。
我們一行共有11人,留了兩張併在一起的座位給我們,杯子上面還印了度小月。
店內座位也都是矮方桌搭上凳子,這就是吃度小月的風格。
菜單做得很精美,居然還有中日英韓四種語言,加上圖片,整個一目了然。
我們座位後方就是一些度小月從開始營業以來留存的舊東西,居然從1895清光緒年間就有了!
我喜歡有質感的筷子、杯子和小盤子。
地瓜葉,用蒜頭拌過,地瓜葉不會太老,不知道是用燙的還是炒的,吃起來也不會太油,很好入口。
菜脯蛋,也煎的太美了。我們的人數太多,一個人大概只能分到一口。
有點焦香的蛋配上吃起來很脆的菜脯,不會太乾,好吃。
薑絲大腸,大腸沒有腥臭味,洗得很乾淨,薑絲給得很足,不會軟爛咬起來脆脆的,夠酸,好好吃。
炸芙蓉豆腐,旁邊還有蒜頭醬油。豆腐內軟外酥,還灑上了一點柴魚片,老實說我不太愛沒有咬勁的豆腐。
但炸的功夫很不錯。
絲瓜炒蛤蜊,這個我只吃了蛤蠣,滿滿都是絲瓜的甜和蛤蠣的先,11個人,能吃到的份量有限!
古早味活魷魚,但但只用川燙而以,蔥蒜薑讓魷魚的味道不至於太平淡,魷魚是脆口的不會腥。
古早味紅糟肉,下方還墊了洋蔥絲,這一道菜我就沒有吃了。
菜都上了一半了,我們點的擔仔麵才上桌,碗很大,但麵很少。我們都是不要蒜的。
仔細的拌一拌,每人都有兩委撥好殼的蝦子,肉燥好香,不會讓你感覺有肥肉的部分,
麵條Q彈,肉汁很香,我努力的吃得很小口,但還是很快就吃完了。
風味老豆腐,如果有飯的話,這湯汁超下飯的阿,豆腐很入味,搭上旁邊的花生,我覺得很特別也好吃。
清炒蘆筍,除了蘆筍以外還加了彩椒和菇菇,我只吃了菇菇,就是還蠻清爽的菜。
居然只有一點點的豬肝,只好讓給長輩們去吃,豬肝有一定的厚度,看起來顏色很優,但我沒吃到。
覺得很美的碗,想像著剛剛有一碗好吃的麵用它盛裝起來感覺味道又更美味了。
上面的圖畫著台南的街道名稱,還有夜市,好古早味,我也好喜歡,好想買一個回家。
雖然我們都只各點了一碗麵,搭配幾盤小菜,但總體上是吃得飽的,味道不錯,
麵上的有點慢,但等待是值得的,大家圍繞一起,吃著從小吃到現在也還不走味的擔仔麵,懷念著從前。
度小月 中正旗艦店
電話:06-2200858
延伸閱讀: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你們給的『讚』是我寫文最大的動力,謝謝啦~
直接點下方圖示,就可以連到粉絲專頁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