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一碗,我放在MSN顯示圖片上,讓在異鄉的哥除了流口水外,還偷偷滴了兩滴眼淚。
這是阿嬤做的瓜仔,經過娘的烹調後,變成好吃又下飯的瓜仔肉。
阿嬤每一年都會自己從菜市場扛瓜仔回來自己刨皮、曬乾後醃漬,
一片一片的瓜仔,總是小心翼翼地沾上醃料、均勻地上在瓜仔上,
再慢慢捲起來,放進玻璃罐裡,醃上好一陣子就可以拿出來吃。這一罐,只剩下最後一片。
阿嬤做的愛心瓜仔總是吃不夠。
愛吃又懶得我們,總說要學要學的,現在還是只等著吃而已啦。
不管了,難得在娘煮瓜仔肉時,我也在現場就把他給拍下來了。
從罐子裡拿出瓜仔,要先用涼開水洗過、浸泡過,才不會太鹹。
接著把他們切成小小丁塊放在一旁備用。
此時,爐火上是加了開水和醬油的醬汁。
上面漂浮的那一塊是豬皮,我們家土土的最愛,在這邊可以增加油脂。
豬絞肉,要選用肥瘦相當的肉去絞才會好吃喔。
接著就要把豬絞肉和瓜仔混和在一起,要拌勻喔。
拌肉的同時,娘已經把油豆腐丟下去滾了,阿是有沒有那麼趕進度?
醬油水滾了以後,可以利用塑膠袋或者湯匙把瓜仔肉弄成一團一團地丟進去,
動作要快,才不會先下的會比較熟喔。
娘動作超快的,一下子就全部都下鍋。不過求快不求好的情況就是每個瓜仔肉丸都不一樣大小。
已經快要熟囉!再一下子就能關火,蓋上蓋子小悶一下下,讓肉丸子吸收湯汁。再來就能上桌囉。
娘幾乎沒有添加其他調味料,瓜仔本身就有鹹度,再加上醬油,已經是剛好的狀態,再多加就會過鹹。
雖然上桌時一攪都散掉了,但湯汁不鹹不油,剛好可以拌飯吃。
有點像肉燥飯的感覺,但味道又比肉燥飯更上乘。
看看這油豆腐油亮亮的,很入味超好吃。
而且因為娘只有小煮一下下,所以豆腐非常嫩阿,肉也不柴,超有彈性,很juicy。
會ㄎㄠˊㄎㄠˊ作響的瓜仔和融合了肉汁還有瓜仔味的湯汁,讓我一整個凍未條,拼命扒飯。
單吃瓜仔肉也很讚啦!
娘知道我不喜歡吃豬肉,但對瓜仔肉超捧場的,常常會煮上一大鍋,讓我們澆飯吃,
尤其那油豆腐,越煮越入味,幾乎都是一上桌就搶得沒貨。
集結著阿嬤的愛心和娘的手藝,我們總是一下子就清光光又意猶未盡的,這一味,讓人覺得很幸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