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留香臭豆腐,我們從沒有名字吃到有了名字,還變成遠近馳名的知名臭豆腐,
現在很少來永留香臭豆腐是不用排隊的。首圖就是一份臭豆腐NT50,有泡菜和小黃瓜,
從下午五點、五點半開始夜飄香,真的是越晚越臭越香。
永留香臭豆腐,我們從沒有名字吃到有了名字,還變成遠近馳名的知名臭豆腐,
現在很少來永留香臭豆腐是不用排隊的。首圖就是一份臭豆腐NT50,有泡菜和小黃瓜,
從下午五點、五點半開始夜飄香,真的是越晚越臭越香。
飯糰打嗝是在跑步朋友的IG上面看到的,一看簡直驚為天人,像我這麼喜歡飯糰的人絕對不能放過,
當然也不能忘記喜歡吃飯糰的哥哥,所以不僅替自己買了一個,還外帶兩個回家給哥哥嫂嫂當午餐。
還滿喜歡飯糰打嗝的包裝,外層是像是料理紙的包裝,用紅色的麻繩綁起來,
貼上印有口味字樣的膠帶,很好分辨,也如同網路上大家說的,好文青哪。
我一向都不太敢吃胡椒餅,有太多因為裡面肉的腥味怯步,覺得可怕,後來再也不敢嘗試,
就算我是那麼的喜歡那個烤麵皮阿,聞著烤過的香味,想到的卻是裡面不舒服的口味就放棄了。
手圖的佳味碳烤胡椒餅,是經過爹娘、大姨等等認證過的,所以我也放膽給他嘗試看看。
這一路真的好遠哪,從北區一直跑到南區,只為了一個胡椒餅!
終於等到地瓜的家開門販賣,這一家地瓜我們已經吃了好久,每次包裝和地瓜品質都很優秀,
涼涼的天好適合吃顆地瓜,又健康又養生。
首圖是十月開始販賣的時候,只有紅地瓜,可惜我比較喜歡黃地瓜。
這樣一盒是NT130,不是論顆或大小,而是用秤重的。
小六鍋貼自從今年五月底開始裝潢,一直到六月中才重新開張,現在經過,人潮是以往的一倍以上,
惹得我們就算想吃也加不進去排隊的行列,好不容易有神隊友,我們才能順利的在中午進入店內用餐。
首圖是我的套餐,一份鍋貼、一碗酸辣湯,滿足。
已經是第二次來吃翔記湯圓了,印象很深刻的上一次是在發燒中想要喝熱湯,所以買回來吃的時候,
一整個食不知味,現在總算可以好好的嘗一下口味了。
這是被我撈起來的鹹肉湯圓,總共有四顆(NT70),先放涼一下。
這家蛤仔麵也是上課期間亂繞亂繞找到的,第一次去買看到價錢心臟還是有小小驚嚇一下,
但當喝下第一口湯時,我完全明白訂的這個價格是值得的。
首圖就是我吃了三次的蛤仔麵(NT100),湯麵分開,蛤仔很多阿,而且都剝好了殼,
還有幾塊瘦肉,豆芽韭菜、加上香菜等辛香料,這樣就超好吃的了。
自從晚上開始上課可以一個人用餐,我就期待著自己每天都能吃到不同的餐廳、選自己喜歡的店,
甚至發下豪語,如果上課三十天,我要吃三十間店,
結果因為這樣搞得自己壓力好大,哈哈,後來就隨興了。
這一家店是繞來繞去發現的,店家雖然不大,去的時候大概有三、四組人在購買。
每次來到石岡都剛好是乾媽很忙的時候,難得乾媽願意跟我們一起外食,
挑的還是這家據說已經營業很長一段時間的石岡小吃,店外純樸的樣子,裡面完全是人潮洶湧阿,
無論是內用的、外帶的,把店裡面擠得水洩不通,還好我們沒等多久就有位置了。
因為想吃的鍋物已經要排到天荒地老外了,所以David帶著我來到另一家他的口袋名單,
雖然是跟鍋物完全沒關係的爌肉飯,還是讓我吃到肚子超撐得回家。
首圖就是我的爌肉飯全餐加上David的豬腳飯,看起來都很美味吧。
這一家一個星期只賣兩天的大麵羹是David好久以前就想帶我來吃吃看的隱藏版美食,
無奈每次約的時間都剛好不是營業日,所以一直到現在才有機會吃到大家狂推的老蔡大麵羹。
大概是八點多吧,這附近不好停車,但已經有幾桌用餐的客人了,包括我們。
會在大老遠地從台中來到彰化,只為了吃一碗爌肉飯,這大概也是David常會作的事情了。
就只是說看到電視節目上面介紹阿章爌肉飯,
隔天大概打了三、四通電話給我說非吃到不可,不然睡不著覺,哈哈,所以我們就衝了,
不過都過了用餐時間,整家店都客滿還有人在排隊,這應該就是口味的保證了吧!